时间:2022-11-24 00:39:57 | 浏览:111
合盛硅业应该是2021年的明星股之一,从2021年初的33元左右,9个月的时间,股价涨到260元左右。随后开始回调,股价最低跌至70元左右,又开始反弹。
作为价值投资者,需要设定一个投资标准,这个标准不需要很准确,但是一旦没有这个标准,很容易受到市场的影响。
后视镜看一只股票只能当做是复盘,通过不断地学习,深入研究一家企业,赚到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钱才是正确的方向。
公司主要从事工业硅及有机硅等硅基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我国硅基新材料行
业中业务链最完整、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
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工业硅和有机硅,工业硅是下游光伏材料、有机材料、合金材料的主要材料。
从目前来看,公司的产品比较难替代,
公司的优势:
1、公司生产布局合理,工业硅的业务主要集中在新疆,当地具有原材料、能源等资产丰富的特点,因此作为电力成本占大头的情况下,公司拥有了成本优势。
2、产业链优势,公司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能同时生产工业硅和有机硅,从而能形成协同效应。
需要注意的风险:
1、市场加剧风险。
公司所处的行业属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竞争较为激烈的行业。既有国外巨头又有数家发展迅速的国内企业。
未来是否出现结构性、阶段性的产能过剩。
2、产品价格波动。
受行业上、下游及宏观经济整体波动影响,公司所处行业的供需关系及产品市场价格存在一定的波动性。
从上述可知,公司的产品是被市场所需求的,但是公司在行业内没有定价权,价格随行就市,从目前来看行业处于景气度高的时候,意味着龙头企业会首先受益。
虽然公司最近2年净利润增长快速,但是如果判断其为周期股,意味着公司的合理市值会有所不同,最后对其进行估值。
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得知,公司经过多次的股权调整,主要是亲属间的股份转让,目前由父亲和一女一儿掌控着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家族型企业。
需要注意的是在5月20日,公司发布公告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简单来说就是定向增发,增发对象是法人代表的两个子女。发行价格是66.3元/股。
这种定向增发公司也发布公告会摊薄即期回报,意味着本次定向增发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会变低。
当然公司也说明了定向增发的必要性,主要是满足经营规模日益扩大带来的资金需求 。
从财报数据可知,公司2019 年、 2020 年、2021 年和 2022 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89.39 亿元、 89.68 亿元、 213.43 亿元和 63.90 亿元。
2021年的营业收入出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仍保持快速增长,同比增长92.6%。
实际控制人认购股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市场信心,大家可以思考下,这是否比公司回购股票,然后再进行股权激励会更提升市场信心。
下文分析公司的财报数据。
1、总资产
公司2016-2021年的总资产分别为:74.1亿、142亿、161亿、175亿、200亿、303亿
总资产增长率分别为:91.2%、 13.4%、 8.9%、 14.4%、 51.6%
公司最近6年的总资产增长率基本保持在10%以上,最近1年增速超过50%,说明公司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
2、看资产负债率,了解公司的偿债风险。
公司最近5年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1.4%、 50.0% 、50.7%、 51.1%、 33.2%
从数据上看,公司的资产负债率2017-2020年在50%左右,2021年该比值下降明显,公司发生债务风险的可能性很小。
3、看有息负债和准货币资金,排除偿债风险。
公司最近5年准货币资金和有息负债的差额分别为:-11.7亿、-31.9亿、-40.8亿、-44.9亿、-17.3亿
从数据来看,最近5年的差额均为负数,说明公司短期内是有资金压力的,这也符合公司定向增发时的说法。
4、看“应付预收”减“应收预付”的差额,了解公司的竞争优势
公司最近5年应付预收和应收预付的差额分别为:41亿、24.4亿、27.1亿、34.7亿、14.5亿
该差值均为正数,说明公司的资金的竞争力比较强,可以无偿占用上下游的资金。
5、看应收账款、合同资产,了解公司的产品竞争力
公司最近5年应收账款与总资产的比值分别为:1.8%、 3.0%、 2.4%、 1.5% 、2.5%
该比值均小于3%,从数据上看,公司的产品销售没有难度,是优秀公司的表现。
6、看固定资产,了解公司维持竞争力的成本
公司最近5年固定资产与总资产的比值分别为:64.4% 、66.2%、 69.6%、 73.0% 、62.6%
从数据上看,该比值基本在60%以上,说明公司属于重资产型的公司,未来维持竞争力所需的成本较大。一旦产品滞销,公司的成本压力就会较大。
7、判断公司的暴雷风险
看公司的存货
最近5年公司的存货与总资产的比值分别为:7.8% 、15.1% 、14.0% 、12.5%、 15.0%
该比值均在15%以上,结合公司的应收账款占比低于5%,公司暴雷风险较低。
看公司的商誉
公司的商誉值比值可以忽略不计。综上所述,公司暴雷风险低。
1、营业收入,了解公司的行业地位及成长性。
公司2016-2021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5.8亿、69.5亿、111亿、89.4亿、89.7亿、213亿
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51.90%、 59.37%、 -19.31%、 0.34% 、137.99%
从数据上看,公司在2021年营业同比增长较快。
主要原因是1、供应端持续偏紧,下游需求强劲反弹,行业迎来强景气周期。
2、公司产能利用率提升,新建项目投产,新产能逐步释放。
3、由于供需关系的影响,公司产品价格相比去年明显提升。
2、毛利率,了解公司的产品竞争力及风险。
公司最近5年的毛利率分别为:38.7%、 40.8%、 27.8%、 28.2% 、52.9%
从数据上看,公司的毛利率不是很稳定,需要判断公司能否持续保持40%以上的毛利率。
3、看期间费用率,了解公司的成本管控能力。
公司最近5年的费用率分别为:11.1%、 9.9% 、11.4%、 8.0% 、5.0%
费用率/毛利率分别为:28.8%、 24.1% 、41.0%、 28.5%、 9.5%
从数据上看,该比值基本在40%以下,说明公司的成本管控能力好,这是优秀公司的表现。
4、看销售费用率,了解公司产品的销售难易度。
公司最近5年的销售费用率份别为:5.1%、 4.4% 、5.0%、 0.4% 、0.2%
最近2年公司的销售费用只有0.3亿左右,销售费用率很低。
5、看主营利润,了解公司主业的盈利能力及利润质量。
公司最近5年的主营利润率分别为:24.9% 、28.8%、 12.8%、 17.5% 、45.9%
从数据上看,说明公司的主业盈利能力强,专注于主业且主业盈利能力强,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好的选择。
主营利润占营业利润的比率:96.3% 、96.6%、 88.9% 、99.4% 、99.7%
从数据上看,该比值维持在90%以上,公司利润质量高,该科目没有问题。
6、净利润现金含量比
公司最近5年净利润现金含量比分别为:124.6%、 43.7%、 122.5% 、88.8% 、45.0%
公司最近5年的平均值只有85%,且最近2年该值都低于100%,该科目表现一般。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亿,同比增长为81.5%
需要继续关注该科目。
7、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
2016-2021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6.5亿、15.2亿、28.1亿、11亿、14亿、82亿
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32.8% 、84.9%、 -60.8%、 27.7% 、484.7%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的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20.5亿,同比增长125.3%。
公司保持较快发展,需要判断能够持续多久?
8、净资产收益率
公司最近5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8.0% 、35.4%、 12.9% 、14.5% 、40.8%
虽然定向增发摊薄其净资产收益率,但是2022年大概率也能维持在20%以上。
1、看公司的成长性
公司最近5年购建支付的现金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比率分别为:
114.2% 、218.4%、 110.1%、 104.1%、 71.4%
从数据上看,公司扩张属于比较激进,存在一定的风险。
2、公司的分红
公司处于成长阶段,现金分红比例在20%左右,2021年每10股分红15.1元
从公司的数据表现上看,公司的主要优势是:
1、公司的竞争力较强,体现在占用较多上下游的资金上。
2、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较快,保持2位数以上的增长。
3、公司的成本管控能力较强。
4、公司的主营利润率高,主业盈利能力强。
公司的主要风险是:
1、公司的净利润现金含量比不高。
2、公司属于重资产型的企业。
作为目前处于强周期下,主要判断其能够持续多久。
个人认为公司的产品属于潜在需求的增长,即使公司扩大市场份额,不至于遭到竞争对手的强烈反抗。
但是作为周期性的行业,还是需要保持谨慎乐观。
公司最新的市值为1033亿。
从以上分析,判断公司利润是否为真,按照严格要求,净利润现金含量比不足100%,需要给合理市盈率打折。
利润可持续,从目前来看,公司未来3年净利润应该至少能够达到110亿元,假设其净利润同比可增长10%。
公司维持当前利润不需要大量资本性投入。
给予公司20倍合理市盈率,2021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82亿,则2024合理市值为82X1.1X1.1X1.1X20=2183亿。
合理市值的一半为理想买入价格,则2183/2/11.8(定增后总股本)=92.5元。
从目前价格来看,价格基本符合价值。
当然10%的净利润增长率从目前来看,可能过于保守,如果保持20%的增长率,公司的理想价格为100.7元。
关键问题是公司属于周期性行业,因此对净利润增长应该趋于保守,留有更大的安全边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