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4 00:47:16 | 浏览:848
本报记者 吴文婧
见习记者 冯思婕
5月20日,合盛硅业抛出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以66.3元/股的价格发行不超过1.06亿股,预计募资不超过70亿元,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本次定增发行对象为罗燚和罗烨栋,二人均为合盛硅业股东、实际控制人,罗燚担任公司副董事长,罗烨栋担任公司董事、总经理。罗燚与罗烨栋将以现金方式各自出资35亿元参与本次定增。
中泰证券研报显示,合盛硅业是国内硅基新材料行业中业务链最完整、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公司的工业硅和有机硅单体产能均位居全国首位。工业硅是下游光伏材料、有机硅材料、合金材料的主要原料;有机硅由于其耐高温、耐候、电气绝缘、地表面张力等优异性能,在建筑、电子电气、纺织、汽车、机械、皮革、造纸、化工轻工、医药医疗、军工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记者注意到,本次是近两年来合盛硅业实控人罗氏家族第二次大手笔参与定增。公司2020年度定增新股于2021年6月18日上市,募资总额25亿元,同样由罗燚、罗烨栋以现金方式认购,二人各出资12.5亿元。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实控人屡屡出手现金包揽定增的举措,彰显了罗氏家族对合盛硅业未来经营的信心。
“光伏行业当前走在发展快车道上。一方面,光伏技术日趋成熟,光伏能量转化率提高,光伏发电效益提升,具备很强的投资吸引力;另一方面,在“双碳”目标下,国家对光伏发电的支持力度日趋增强,光伏产业景气度处在上升趋势中。随着能源价格的上涨,实控人对公司的经营也越来越有信心。”上述专家表示。
尽管合盛硅业表示此次定增70亿元将全部用于补充现金流,但公司的扩产之路早已起步。仅在2021年,公司就启动了水电硅循环经济项目、多个煤电硅一体化项目等,总投资超160亿元。
此外,合盛硅业于今年开始建设的新疆多晶硅项目预估投资金额达175亿元,项目建设内容为20万吨/年多晶硅装置,10万吨/年烧碱装置,以及配套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该项目预计于2023年第二季度正式投产。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祁海珅则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拥硅为王”的时代已经来临,“强链”“补链”动作正当其时,在产品需求旺盛的同时,向下游传导价格的能力也较强。
祁海珅进一步分析:“合盛硅业作为硅材料的龙头企业,其有机硅、工业硅和多晶硅等产品都较受市场欢迎,产品也出现不同程度涨价,作为‘工业味精’的有机硅下游需求旺盛,我国日化品用有机硅市场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增长空间,硅材料已出现量价齐升的格局。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作为化工产品的有机硅产品需求用量也会随着消费升级、新能源应用、电子产品等市场的旺盛需求而同步得到提升。”
对于合盛硅业大手笔布局的多晶硅,盘和林则认为,尽管多晶硅的市场价格较为便宜,但总体上能量转化率低于单晶硅,在性价上存在争议。“介于当前能源价格在高位,电力在短缺状态,未来无论是单晶硅还是多晶硅的需求都会比较旺盛。相对来说,单晶硅和多晶硅存在竞争关系,单晶硅的市场普及可能会对多晶硅未来市场扩张带来一定压力。从大方向上看,多晶硅需求还很旺盛,因为光伏行业景气度高,带动了需求。”
6月20日,众为资本宣布募资超10亿人民币基金,出资方包含国家级母基金、顶级机构投资人、家族办公室以及分众传媒、金达威集团等众多产业出资人,本支基金将延续“科技产业”投资策略,沿着产业科技投资脉络,深耕数字经济、硬科技、消费及出海赛道,聚焦投资科技驱动的成长期优秀公司。
不过,当前科技领域也出现早期投资扎堆、过早推高估值、投资人踩进投资“坑”的情况,可见做好“投早投小投科技”并不容易。这样的例子令我们非常吃惊,因为以前产业资本很少投到这么早期,这也让我们切实感受到整个市场和资本都在往前走。
昨日上午,全市重点产业链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区市政府(管委)主要负责人、签约企业代表齐聚线上线下,共同探讨烟台招商引资发展之路。香港科盈泰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佳枫也表达了对烟台营商环境的肯定。
对此,凯联资本8月17日发表观点表示,由外资厂商和内资厂商共同服务的汽车智能化产业链,有望形成类似于以往消费电子产业的供应商格局。凯联资本产业研究院院长由天宇称,汽车智能化相关产业链的高成长性,主要是由低渗透率提升叠加造车新势力带来的“智能化竞赛”所共同驱动。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黎南茜杜佳徽游智超见习记者盘瑶实习生唐雨)8月18日,由中共南宁市委网信办主办,南宁市互联网舆情中心、广西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承办的2022年“网友看南宁”系列——“聚集南宁重点产业发展”主题活动举行。
新华社上海8月20日电(记者杨有宗)记者20日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成立满3年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在加快建设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推动临港新片区在新起点迈出新步伐,上海市政府制定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
在制造业方面,增长极功能显著增强,其中智能新能源汽车成为新片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张宏韬说,“面向未来,临港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上海将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前沿产业集聚区、打造新兴产业改革发展的创新试验区、打造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示范样板区三个方面重点支持。”
南都讯 记者 卢亮 深圳打造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又有新风口,万亿级赛道显现。8月16日,2022“氢20国际氢能产业领袖(深圳)峰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峰会围绕“氢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氢能前沿基础技术研究、布局建设氢能创新载体、业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因先后入股增资A股上市公司中国宝安,深圳国资再次被推到聚光灯下。今年5月,深圳国资通过旗下投资平台——深圳市承兴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承兴投资”)和深圳市鲲鹏新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鲲鹏新产业”)在二级市场上增持中国宝安
南都讯 记者卢亮 深圳打造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又有新风口,万亿级赛道显现。8月16日,2022“氢20国际氢能产业领袖(深圳)峰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峰会围绕“氢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氢能前沿基础技术研究、布局建设氢能创新载体、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