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4 00:55:37 | 浏览:24
2021年,全球产业链普遍现象就是上游大赚,中游小赚,下游惨淡经营。硅料同样大获全胜,合盛硅业自然也不会缺席。
合盛硅业预计去年归母净利润超过85亿元,增加5倍以上。盈利大幅增加,合盛硅业也不失时机地扩充产能,这将对公司资金端带来挑战。更值得警惕的是,光伏行业是典型周期行业,价格拐点或许不久就出现,行业重新洗牌难以回避。
2021年硅料价格大涨,从年初8.4万元/吨一度涨至超过27万/吨,涨超过220%。硅料企业在量价齐升的大好形势下,也一扫过去几年行业不景气的“阴霾”,2021年赚翻。
比如A股硅料双雄,通威股份(60438)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80-85亿元,同比增长122%-136%。大全能源(688303)预计净利润为56-58亿元,同比增长437%-457%。
港股硅料两强,新特能源(1799.HK)净利润不低于50亿元;保利协鑫能源(3800.HK)净利润约50亿元,2020年同期则是净亏约57亿元,成功实现扭亏。
四大硅料企业预计归母净利润下限236亿元,上限243亿元。尤其新特能源,参照2020年净利润为6.95亿元,同比增长6倍;如果和2019年4亿元相比,增长超过10倍,一年抵得上10年。
光伏行业上游是多晶硅料,而硅料上游原材料为工业硅。合盛硅业(603260.SH)也是我国仅有工业硅和有机硅双龙头企业。
合盛硅业预计2021年净利润为85亿元至87亿元,同比增505%至520%。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事项后的净利润85亿元至87亿元,同比增加531%至546%。
合盛硅业全年预计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150%;而归母净利润增长超过5倍,只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是涨价了。
此外,去年逾85亿元的净利润不仅创下通威股份有史以来的盈利最高纪录录,是此前9年(2012至2020年)累计归母净利润总和(刚过81亿元),也使之成为整个光伏产业链上最赚钱的企业之一,高于通威股份的上限85亿元。
2021年,多晶硅走出超全行业预期价格曲线,从年初8.8万元/吨飙升至年内最高点超过27万,疯狂涨势几乎贯穿全年。形势一片大好,企业压抑不住扩产的冲动。
2月中旬,合盛硅业发布关于全资子公司新疆中部合盛硅业有限公司拟175亿投产多晶硅项目的公告。
合盛硅业公告称,为进一步拓展公司全产业链布局,提升公司竞争优势,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部合盛硅基新材料产业一体化项目(年产2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投资建设,项目预估总投资17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扩产能并非只有合盛硅业。通威股份、大全能源、信义光能等传统硅料大厂不断扩产。就连汽车大玩家吉利也下场了。总投资228亿元、一期投资50亿元吉利科技 “硅谷” 2月开工,主要从事太阳能级多晶硅的研发生产。
这将带来产能过剩。
据硅业协会此前统计,预计2022年国内多晶硅产能将达到86万吨/年以上,环比上一年度增加34万吨/年。按照每万吨硅料对应3.5GW-4GW组件产量来算,实际供应300GW以上装机量,显著超过终端需求。
如果再算上各大厂商持续不断的新产能上马,下游企业难以消化上游产能。
光伏历史上,多晶硅现货价格曾从2005年的每公斤35美元一路攀升至2008年每公斤近500美元历史最高峰,巨额利润吸引大量光伏企业和其他跨界企业斥巨资涌入多晶硅行业。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重创光伏产业,多晶硅价格从每公斤4、5百美金狂泻不止,大量企业破产。
2011年,欧美“双反”来袭,多晶硅价格下行至低位运行。2018年,光伏“531新政”发布,终端需求缩减影响,国内多晶硅价格持续探底,一度创下约7.6万元/吨历史新低。
2021年上游硅料涨价的大行情,传导至整个光伏产业链,形成硅片、电池片、组件环节的轮番上涨。对中下游光伏企业来说,可谓是“苦”硅料久亦。硅料价格逐步回归理性,将使得产业链上的利润分配更加合理。以合盛硅业为首的上游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终究不会长久,势必回归到合理水平。
中信建投预计,2022年硅料价格将经历“先降后稳年底再降”的过程,全年价格中枢在18-20万元/吨,四季度硅料含税均价将滑落至17万元/吨左右。
对于此次175亿元投资,合盛硅业也在公告中提示资金风险。项目建设投资金额较大,会对公司现金流、偿债能力造成压力,潜在资金财务风险也将对收入的实现、未来业绩造成不确定性影响。
事实也如此。至2021年三季度末,合盛硅业货币资金只有8.4亿元,流动资产78.3亿元差不多刚好覆盖流动负债77.7亿元,手中余粮并不多。如何筹集175亿元总投资,成为市场关注点。
好在,合盛硅业股权较为集中,三个实际控制人罗燚、罗烨栋、罗立国持股超过75%,再融资空间很大。
预计2022年将开启硅料“长期向下”拐点,2023-2024年将面临严重过剩,10多年前疯狂的硅料“过山车”行情再次上演成为大概率事情。
而在二级市场上,合盛硅业从去年9月的高点246元跌至虎年开年的101元,简直就是膝盖斩,近期虽有所企稳,但仍仅有115元,和高点相比,也是腰斩不止,跌幅惨重。
合盛硅业动态市盈率大约22倍,也远远低于下游如隆基股份39倍市盈率,上游企业周期性可见一斑。当新一轮周期来临,合盛硅业如何渡过“周期劫”,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齐鲁华信8月16日公告,自2022年7月18日至2022年8月12日,公司股票收盘价格连续20个交易日均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已触发公司稳定股价预案。公司将在10个交易日内召开董事会审议回购股份的方案并公告稳定股价的具体措施。
而在这部分的违规担保基本上都是为公司的控股股东,以及关联人,这还是其次的,公司的控股股东,以及关联人在2018年的时候还非经营性占用公司的资金超过了4个亿。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亏损4000万到5500万之间,很显然,公司今年上半年的经营情况也十分糟糕,这就更加连累公司的股价了。
腾讯称,当前投资账面价值很不错,未来会考虑以更多形式让股东获益。澎湃财讯8月17日,在腾讯二季度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中,腾讯高管表示,目前腾讯的股价和投资组合价值被严重低估。在未来腾讯向股东返利与回购动作会保持下去。
欧冠升强调不希望过度依赖个别业务,未来会继续投资多元化业务。为了应对高温干旱影响,昨天,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发布调度令,调度三峡水库于16日12时起向长江中下游补水。初步测算,三峡水库加大下泄,未来几天将为长江中下游补水约5亿立方米。
【腾讯高管:腾讯的股价和投资组合价值被严重低估】财联社8月17日电,在腾讯二季度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中,腾讯高管表示,目前腾讯的股价和投资组合价值被严重低估。对于投资和减持方面的决定,腾讯的重点一直是合理分配资金。腾讯在投资方面非常谨慎,会持续投资,也会考虑对哪些标的进行减持。腾讯称,会考虑减少不良投资,当前投资账面价值很不错,未来会考虑以更多形式让股东收益。
2021年二季度,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情况此次向荣耀新机供货,有望进一步提升京东方的整体出货量。观察者网注意到,近期已有多位投资者喊话京东方做市值管理。CINNOResearch向观察者网提供的一份报告显示,进入第四季度,智能手机面板价格延续分化趋势,LCD面板受终端需求疲软影响,价格持续走低,10月a-Si/LTPS面板价格继续下降01美元,预计11月和12月将维持跌势;
去年,京东方的显示器件业务,实现营收约2022亿元,同比增长约643%,占据京东方去年总收入的9221%,比2020年提升了14个百分点。此外,传感器及解决方案、MLED、智慧医工这三个业务,合计占据京东方总收入的115%。
三季度业绩增速下降虽然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约7倍,不过,与今年上半年10倍的增速相比(笔者按:今年中报显示公司净利润同比增约10倍),京东方A在第三季度受TV类产品价格下跌影响,业绩增速出现下滑迹象,单季净利同比增幅仅为4倍左右(见上文)。
京东方、TCL科技等龙头企业在6月15日股价高涨,不过,相关企业股价在6月16日有所回调。2021年上半年的面板价格上涨也带动了企业业绩增长,“面板双雄”京东方与TCL科技业绩喜人。京东方2021年实现营收219310亿元,同比增长6179%,同时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831亿元,同比增长41296%。
优秀的成绩单公告称,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行业景气度方面,2021年上半年,半导体显示行业持续保持高景气度。国海证券在研究报告中指出,京东方A在LCD面板领域全球龙头地位稳固,未来有望通过整合更多优质资源进一步提升市占率,同时持续发力OLED、Mini-LED、智能传感器等新兴领域以保持长期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