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4 00:47:53 | 浏览:996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魏度
有着“硅茅”之美誉的合盛硅业(603260.SH)近期备受质疑。
日前,合盛硅业披露两项扩产计划,预计总投资超过76亿元。
然而,在今年6月完成定增募资之后,截至6月底,合盛硅业的账面货币资金不到23亿元,不够偿还公司短期债务。如此大规模投资,公司究竟作何考虑?
合盛硅业是中国硅基新材料行业中业务链最完整、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今年以来,随着市场需求复苏,硅产品价格上涨,公司因此大赚。
今年上半年,合盛硅业实现的归属于的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23.72亿元,创了新高。但这些利润还不足以支持上述扩产计划实施。
合盛硅业还存在市场质疑的利益输送行为。今年6月,公司向实际控制人罗立国之女定向发行股份,发行价为18.36元/股,当时股价在60元左右。仅此一笔,罗氏家族暴赚超200亿元。
近一个月来,合盛硅业股价翻了一倍,而在股价加速上涨之前,公司第四大股东披露不超6%股权的减持计划。股东要减持,股价加速上涨,也让人有些意外。
囊中羞涩仍大举扩产
今年以来,市场复苏,铜、钴等有色产品价格高涨,一些公司大赚特赚之余大举扩产,试图抢占市场。合盛硅业就是这样的一家公司。
日前,合盛硅业宣布了两项扩产计划。其中一项为,公司拟投资建设新疆东部合盛硅业有限公司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二期年产40万吨工业硅项目,项目投资规模预计为40.84亿元,建设期为2年,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
合盛硅业称,碳中和背景下,未来几年光伏装机的高速增长,多晶硅新增产能将逐步释放,项目的建设将促使公司推进工业硅产业继续做大做强,有效保障工业硅下游未来快速增长对原料的稳定供应需求,缓解下游行业企业生存压力。
另一项扩产计划为,新疆合盛硅业新材料有限公司煤电硅一体化项目三期年产20万吨硅氧烷及下游深加工项目,投资规模预计为35.32亿元。建设内容为新建年产20万吨硅氧烷及下游深加工生产线,建设期也为2年。
这一项投资,公司称,项目建设具有产品生产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广阔、可形成资源配置的最佳组合,将进一步发挥企业的整体规模优势,促使公司推进有机硅产业继续做大做强。
显然,合盛硅业对上述两项扩产计划描绘了美好的前景。问题在于,暂且不谈铜钴硅等有色资源具有较为明显的周期性,单论公司目前的财务状况,能否顺利完成扩产计划,也是个未知数,即便完成了扩产计划,对公司财务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
截至今年6月底,合盛硅业账面上的货币资金为22.88亿元(含1.64亿元受限资金),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为26.20亿元,现有资金不能覆盖一年内需要偿还的短期债务。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22.88亿元货币资金的形成中,主要是今年6月,公司实施定增,募资25亿元,这些全部用于了补充流动资金。
即便刚刚完成定增,合盛硅业的资金仍然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大举扩产,其激进风格显露无遗。
根据公告,上述两项扩产计划预计总投资额为76.15亿元,建设期为2年,意味着每年至少投入38亿元。这对于合盛硅业的财务而言,难度不小。
要想顺利推进上述扩产计划,刚刚完成定增募资,合盛硅业的再融资计划,除了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途径外,选择发债可能是较为直接、快捷的途径,但这会加剧公司财务压力,且产生的利息费用会吞噬利润。不仅如此,一旦市场行情发生变化,发债募资能否成功也会存在变数。
对于财务压力大,合盛硅业也心知肚明。公司在发布投资公告时仍进行了风险提示,那就是,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于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由此将可能导致公司承担较大的财务费用。项目投资总额较大,资金能否按期到位尚存在不确定性。
重要股东要减持股价翻倍涨
合盛硅业敢于激进投资扩产,或源于今年以来硅业市场行情火爆。
今年上半年,工业硅、有机硅行业迎来强景气周期,合盛硅业实现营业收入77.02亿元,同比增长84.11%,净利润23.72亿元,同比增长428.26%。
高增长的经营业绩支撑着二级市场上股价大幅飙涨。此外,近几个月来,A股市场行情切换,炒“元素周期表”,铜锌钴硅等公司均遭爆炒,股价大幅飙涨。
合盛硅业同样被爆炒,今年初,其股价为33.44元/股,9月3日,股价最高达243元/股,最大涨幅达626.67%。
K线图显示,今年8月开始,合盛硅业的股价加速上涨。8月2日,其股价为94.19元/股,到9月3日,股价涨幅为157.99%。
让人意外的是,在股价加速上涨前夕,公司重要股东披露了大规模减持计划。
今年7月30日晚间,合盛硅业披露,持股9.95%的股东富达实业,拟自减持计划公告披露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减持不超过6%股权。今年3月至5月间,其已经减持了0.69%股权,减持价格区间为42.80元/股-61.34元/股。
按照9月16日的收盘价227元计算,如果实现了上限减持,富达实业将套现约146亿元。
重要股东一抛出减持计划,股价就加速上涨,这背后是否存在配合股东减持的因素?
与重要股东将套现超百亿相比,罗氏家族赚得更多。不同的途径是,超低价包揽定增。
今年6月22日,合盛硅业实施定增,向罗燚、罗烨栋发行1.36亿股,发行价格为18.36元/股。当时,公司股价65元/股左右,前20个交易日的平均价在60元/股左右。
合盛硅业的本次定增始于去年5月,当时股价在24元/股左右,考虑到现金分红因素,18.36元/股的发行价,预计为当时20个交易日股价均价的80%。
备受市场质疑的是,股价已经涨了一倍多,发行价仍然参照一年前的低谷价格,因此,合盛硅业有借定增实施利益输送之嫌。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定增被罗燚、罗烨栋包揽,二人身份特殊,其是公司实际控制人罗立国的子女。不仅如此,二人还在公司担任要职,姐姐罗燚为公司董事、副董事长,弟弟罗烨栋担任公司董事、总经理。
这笔定增,罗氏家族狠狠赚了一把。以9月16日收盘价计算,这笔定增,姐弟二人已经暴赚了284亿元。
针对罗氏家族超低价包揽定增,因为股价大涨而暴赚现象,一投行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称,合盛硅业的本次定增并不违规,只是在股价已经翻倍之后还选择此前的定价方式,存在道德层面的因素。当然,今年以来,铜钴等资源类价格大涨,相关上市公司经营形势大好,股价大涨,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罗氏家族大赚,也有这方面的因素。
视觉中国图
责编:ZB
本文源自长江商报
小编:记得关注哦来源:区块链瞭望本文主要想探讨NFT与品牌结合的新场景应用。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更多市场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MarsBit官方立场。起因有两个:第一,从去年开始,关于NFT新场景的讨论不绝于。
在近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婚姻家事法实务论坛上,专家建议应以儿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重点研究如何突破夫妻感情破裂为唯一准予离婚法定条件。会上,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少年法庭法官刘靖靖介绍,2013年北京市高级法院率先成立了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多地调研发现,由于当地对外地人购买第二套房存在限制措施,部分中介机构工作人员会直接向不符合条件的买房者建议“考虑假离婚”。尤其是许多当事人没有意识到婚姻的神圣感和仪式感,而是通过办理“假结婚”“假离婚”去换取灰色收益,认为“生活压力大,赚钱渠道少,办理‘假离婚’无可厚非,物质更能带来幸福感”,这反映出一些人婚姻观念物质化的倾向。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谢楚楚 一场因排片少而被片方暂停合作引发的舆论事件于近期达成和解。1月26日,浙江博纳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恢复与永嘉国大影院合作的通知》,“鉴于贵影院真诚地表达了致歉,相关涉事员工也向我方驻地发行员工做了诚恳的道歉,
新京报快讯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3月1日消息,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全文如下:在境外疫情持续蔓延、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国倡导“就地过年”的大背景下,各地春节消费市场日趋活跃。电影市场频频刷新票房纪录,旅游景区处
《金证研》南方资本中心 付方/作者 苏果/风控随着近些年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公募基金行业也实现了突飞猛进。目前,在公募行业里,已经有6家公司的规模突破万亿元,但其实很难说这到底是大势的功劳,还是公司自身的价值如此。就拿广发基金来说,成立18
我也玩了很久了,闲来无事,想开一个感受帖,聊一下国内数藏的事情,大家最想问的莫过于他是不是在割韭菜? 个人认为里面肯定在割韭菜,大家都说赚钱,很少听见说赔钱,那到底谁亏?谁在买单?先和大家说一下,数字藏品是根据国外的NFT演化而来,NFT基
为有效破解产业发展效益不优、生命力不强、带动性不足的现实问题,以及产业发展与粮食生产争地耗力的突出矛盾,天竺山镇创新方式、多元模式,用好“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盘活资源,消除阻力,巧解产业发展与粮食生产的多个难题。一是土地产值做“加”法
新华社上海4月21日电(记者朱翃、兰天鸣)记者21日从上海市纪委监委获悉,上海嘉定区3名党员干部因违反工作纪律漠视群众利益被问责。据了解,4月14日,嘉定区殡仪馆以疫情防控为由,违规拒不提供相关殡仪服务,给逝者家属造成精神伤害,产生严重不良。
县主题教育办和县纪委监委会同各参与单位推动专项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 根据平南县委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专项整治的工作要求,平南县纪委监委机关牵头,会同县主题教育办和17个牵头单位,聚焦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食品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