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工业硅和有机硅龙头合盛硅业研究报告:谋硅而动,因合致盛

2022-11-24 00:56:20 674

摘要:(报告出品方/作者:长江证券,马太、邬博华、马军)合盛硅业:硅基新材料行业一体化龙头硅基行业翘楚,工业硅有机硅双龙头公司是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中业务链最完整、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致力于工业硅 及有机硅等硅基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2...

(报告出品方/作者:长江证券,马太、邬博华、马军)

合盛硅业:硅基新材料行业一体化龙头

硅基行业翘楚,工业硅有机硅双龙头

公司是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中业务链最完整、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致力于工业硅 及有机硅等硅基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2005 年合盛化工成立,公司从嘉兴 出发,逐步布局黑河、石河子、泸州、鄯善等基地,完善工业硅、有机硅布局,产能规 模逐步扩张,终铸就硅产业链王者。

布局四大生产基地,完善水电硅一体化。公司目前有新疆石河子、新疆鄯善、浙江嘉兴、 四川泸州四大基地,完善工业硅和有机硅项目。公司工业硅布局新疆,充分发挥新疆煤 炭、石英石等资源优势,电力及主要原材料自供,上下游一体化业务模式构筑核心竞争 力。截至 2021 年底,公司工业硅产能为 73 万吨/年,有机硅单体产能 93 万吨/年,未 来公司将布局云南昭通 80 万吨/年工业硅和 80 万吨/年有机硅等项目,进一步提升在工 业硅和有机硅行业市占率,巩固市场话语权。


股权结构:大股东占股集中,注重股东分红

公司股权结构集中,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罗立国。截至 2021 年三季报,公司的控股股 东为宁波合盛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 50.9%股份。罗立国、罗燚、罗烨栋为公司共同 实际控制人,罗燚、罗烨栋为罗立国子女,公司股权结构集中。

重视股东回报,上市后保持每年分红。公司自 2017 年上市以来保持每年分红,2017- 2020 年累计分红 13.3 亿元,分红率保持在 20%左右。2020 年 5 月 19 日公司公布未 来三年(2020-2022 年度)股东分红回报规划,2020 年至 2022 年每年采取现金分红的 比例不低于当年实现可分配利润的 20%,股东回报得到重视。

员工持股计划鼓舞士气。2018 年公司进行员工持股计划,累计以均价 62.81 元/股从二 级市场买入公司股票 269.7 万股,锁定期 36 个月,员工持股计划提高公司凝聚力,助 力公司业绩增长。


营收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期间费用率控制合理

公司营收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公司营业总收入从 2012 年的 19.9 亿元增长到 2020 年 的 89.7 亿元,复合增速为 20.7%;公司归母净利润从 2012 年的 0.3 亿元增长到 2020 年的 14.0 亿元,复合增速为 64.5%。2021 年由于能耗双控限电、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 下游需求回暖等原因,2021 年公司预计实现归属净利润 85.0 到 87.0 亿元,业绩大幅 增长。


公司主营产品为工业硅和有机硅。随着公司延伸产业链的战略实施,公司主营产品中有 机硅的营收占比逐年增长。2016-2020 年,工业硅产品营收占公司营业总收入的比例由 67.0%下降到 42.9%,有机硅产品营收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由 30.7%增长到 55.7%。 2020 年,子公司鄯善硅业 10 万吨硅氧烷项目正式投产,工业硅自用量逐步增加。

公司期间费用率稳步降低,研发支出比例呈上涨趋势。公司期间费用率由 2014 年的 15.8% 降至 2020 年的 8.0%,费用控制合理,管理经营效率不断提升。公司研发支出比例自公 司上市后呈上涨趋势,2020 年公司研发支出费用为 2.3 亿元,占营收比例为 2.6%。


有机硅:终端需求多点开花,迎新一轮扩产周期

简介:终端应用广泛的“工业味精”

有机硅是对含硅有机化合物的统称,包括有机硅单体、有机硅中间体及有机硅深加工产 品。有机硅是指含有硅碳键(Si-C),且至少有一个有机基团是直接与硅原子相连的一大 门类化合物,包括各类小分子化合物和高分子聚合物,产品种类众多、应用领域广泛, 通常 1 吨有机硅中间体对应着 2 吨的有机硅单体。

有机硅单体:有甲基氯硅烷、乙烯基氯硅烷和苯基氯硅烷等,其中二甲基二氯硅烷 是合成有机硅产品最重要且用量最大的单体,主要作为硅橡胶、硅树脂、密封胶、 塑料等的原料,用量约占有机硅行业单体总量的 90%。由于有机硅单体状态不稳 定,一般企业生成 DMC 或 D4 等中间体进行出售。

有机硅中间体:有机硅中间体主要有硅氧烷、碳硅烷、氮硅烷等,其中以硅氧键(- Si-O-Si-)为骨架组成的硅氧烷为有机硅中间体中为数最多,约占总用量 90%以上。 硅氧烷是含 Si-O-Si 键构成主链结构的聚合物,可以是线型、环状或交联的聚合物。 有机硅中间体中用量最多的为二甲基硅氧烷混合环体(DMC)及八甲基环四硅氧 烷(D4),开环聚合生成不同聚合度的聚硅氧烷。

有机硅深加工产品:有机硅深加工产品主要有硅橡胶、硅油、硅树脂及偶联剂,其 中硅橡胶为最大的有机硅深加工产品,占总量的 66%。硅橡胶最主要的原料有 110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10 生胶)及 107 室温硫化硅橡胶(107 胶)。有机硅中间体 DMC 或 D4 开环聚合成 110 生胶和 107 胶,再加入各种添加剂混合加工成硅橡胶 产品。


有机硅终端应用广泛。有机硅材料具备耐温、耐候、电气绝缘、表面张力大等优异的性 能,在建筑、电子电器、纺织等行业广泛应用,形成了 8000 多个品种,有“工业味精” 之称。

有机硅下游产品有硅橡胶、硅油、偶联剂及硅树脂,终端消费以建筑及电子电器等为主。 硅橡胶、硅油构筑有机硅主要需求。有机硅终端应用广泛,但建筑、电子电器和纺织业 构筑了主要需求,约占有机硅终端消费的 40.0%、34.7%和 14.4%。


硅橡胶:有机硅下游最大消费产品。硅橡胶可分为室温胶、高温胶和液体胶,主要应用 于建筑、电子电器等领域。2018 年,室温胶、高温胶和液体胶分别占硅橡胶产量的 51.9%、 44.2%和 3.9%。

有机硅其他下游深加工产品有硅油、偶联剂、硅树脂和气相白炭黑。其中白炭黑为合成 有机硅中间体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

需求端:全球消费稳定增长,终端市场多点开花

全球:有机硅需求稳定增长,终端应用多元广泛

全球有机硅需求稳定增长。有机硅单体需求量由 2011 年的 335.0 万吨(折 167.5 万吨 中间体)增长到 2019 年的 496.0 万吨(折 248 万吨中间体),复合增速为 5.0%。未来 看,有机硅行业将受益于终端建筑市场及电子电器市场的发展,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海外终端应用:建筑+电子需求稳步修复。未来看,海外建筑市场及电子电器市场将持 续增长,拉动有机硅需求增加。

中国:有机硅消费快速增长,终端行业多点开花

有机硅国内消费快速增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消费市场,消费量占全球的 50%以 上。受益于终端装配式建筑及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成长,国内有机硅中间体表观消费量 由 2016 年的 80.0 万吨增长到 2021 年的 133.1 万吨,复合增速为 10.7%。

建筑领域:主要材料室温胶前景广阔。建筑领域消耗的有机硅产品主要为室温胶,其在 建筑领域的应用目前主要包括建筑幕墙装配、房屋建筑的密封和中空玻璃加工三个方面, 起粘结、密封防水等作用。

建筑幕墙装配:建筑幕墙是不承担主体结构载荷与作用的建筑外墙围护结构,近年 来在建筑行业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有机硅产品用于建筑幕墙材料的粘结,需求将随 建筑幕墙行业的快速发展而增加。


装配式建筑的密封:近年来,国内建筑业新开工面积保持稳定,装配式建筑在政策 推动下发展迅速,未来成长空间巨大。未来看,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十 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到 2020 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 15%以上,到 2025 年达到 50%以上。有机硅密封胶作为装配式建筑外墙板接缝 最主要的嵌缝材料,应用前景广阔。

中空玻璃加工:中空玻璃是用两片(或三片)玻璃,使用高强度高气密性复合粘结 剂,将玻璃片与内含干燥剂的铝合金框架粘结,制成的高效能隔音隔热玻璃。国内 中空玻璃产量快速增长,由 2010 年的 0.4 亿平方米增长到 2021 年的 1.6 亿平方 米,复合增速为 13.7%。

电子电器领域:家电行业有望回暖,新能源汽车带来增量。电子电器领域消耗的有机硅 产品主要为高温胶和液体胶,主要用途为结构件、装饰件及电路灌封保护,此外硅油、 硅树脂也有一定的应用,主要是绝缘、润滑及易刮擦部位的表面处理。

家电市场: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国内家用电器行业有望回暖,2021 国内家用电 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为 9340.2 亿元,同比增长 10.0%,将拉动原料有机硅产品 的需求。

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机硅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主要用于动力电池灌封保护。动力电池 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的灌封保护是实现电力驱动系统稳定、高效、 持久、安全工作的关键。国内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由 2016 年的 45.5 万辆增长 到 2021 年的 367.7 万辆,复合增速为 51.9%。2021 年,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 成熟,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替代传统汽车势不可挡,为有机硅带来可观 增量。

纺织服装业:海外需求回暖,未来成长可期。纺织领域消耗的有机硅产品主要为硅 油乳液,另有用于服装附件的硅橡胶等。2020 年下半年来,随着新冠疫情逐步得 到控制,全球纺服需求逐步修复。有机硅的需求将随全球纺服行业的需求回暖而增 加。(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供给端:逐步向中国转移,迎新一轮扩产周期

全球:供给增速放缓,中国占比提升

全球有机硅供给增速放缓。全球有机硅产能及产量增速放缓,2019 年全球有机硅单体 产能为 552.0 万吨/年,同比增长 0.7%;产量为 472.0 万吨,同比增长 1.3%。

海外企业扩产意愿低,供给向中国转移。近年来,中国企业突破有机硅技术壁垒,海外 有机硅企业相较中国企业生产有机硅单体缺乏成本优势;多数有机硅龙头企业聚焦于延 伸产业链,发展下游深加工产品,未来无单体扩产计划,全球有机硅单体产能增长主要 来源于中国,有机硅行业逐渐向中国转移。


中国:有机硅迎新扩产周期,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国。近年来,国内有机硅供给快速增长,2021 年有 机硅单体产能为 419.0 万吨/年,同比增长 16.7%;有机硅单体产量为 315.7 万吨,同 比增长 17.8%。2020 年我国有机硅产能及产量都占全球的 50%以上。受下游需求增长 的推动,有机硅单体产能利用率不断提升,由 2016 年的 58.6%增长到 2020 年的 74.6%。

有机硅迎新一轮扩产周期。2021 年-2022 年,有机硅行业新增产能较多,行业供给快速 扩张或将缓解短期有机硅供给趋紧,价格有望逐步回落。


有机硅行业进入壁垒提高,集中度提升。2019 年,国家出台政策限制新建有机硅单体 产能,新建 20 万吨/年的有机硅单体及相关配套装置需要 15 亿元以上的资金投入,政 策提高行业进入壁垒。中小型企业新增产能受限,有机硅单体新一轮的产能扩张主要以 龙头企业为主,国内有机硅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CR5 由 2017 年的 59.0%提升到 2021 年的 72.0%。未来随着龙头企业有机硅产能的逐步释放,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马 太效应继续加强,龙头企业主导行业竞争格局。

政策指导有机硅行业向下游深加工产品发展。国家对有机硅行业的鼓励政策逐步从单体 生产转向有机硅产品深加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硅树脂、硅油及硅橡胶等有机硅新 材料行业的政策。有机硅行业在国家政策指导下逐渐向深加工产品转移,具备产业链一 体化的企业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有机硅价格存波动,中枢有所上移

有机硅行业正值景气,短期内价格有望保持高位。DMC 价格和呈现周期性波动特征, 主要受到行业供需格局影响。

2008 年以前:中国房地产需求高涨,有机硅行业供不应求,价格维持在 2.5 万元/吨水 平以上。

2008 年-2009 年:全球经济低迷,有机硅需求低迷,有机硅 DMC 价格维持在 2.0 万元 /吨左右水平。

2010 年-2012 年:中国重启基建计划,地产基建需求高行,带动有机硅 DMC 需求逐步 修复,价格有所回升。

2012 年-2017 年:海外巨头道康宁、瓦克和中国有机硅巨头纷纷扩张产能,行业进入供 给过剩状态,有机硅 DMC 价格长期徘徊在 2.0 万元/吨以下水平。

2017 年-2018 年:中国房地产竣工数据高行,行业需求快速增长,供给端经过长时间洗 牌,行业供给格局逐步向好,有机硅 DMC 价格突破 3 万元/吨。

2019-2020 年:前期高价导致行业产能扩张较快,地产竣工数据下行,行业供过于求, 有机硅 DMC 价格低位盘整。

2021 年:由于地产竣工数据高行,下游需求良好,供给端原料金属硅价格拉涨对价格 形成一定支撑作用,有机硅价格快速拉升;10 月份后,随着房地产“三道红线”政策出 台,地产竣工数据快速下行,金属硅价格下降,原料成本下行带动有机硅价格下行。

2022 年:随着“保交付”和稳增长预期下,地产竣工需求修复,有机硅价格快速上行。


工业硅:光伏需求增量可期,竞争格局有望改善

简介:硅基产业链上游的基础工业原料

工业硅又称金属硅和结晶硅,呈银灰色结晶状,性硬且脆,采用含二氧化硅 98.5%以上 的石英石和其他材料熔炼而成。工业硅的用途极其广泛,是一种基础的工业原料,处于 硅基新材料产业链的上游。

工业硅冶炼的两种主要原料是硅石和碳质还原剂,能源成本占比高。工业硅的生产是在 电炉中由碳还原二氧化硅而制得。目前,为了增加导电性,工业硅冶炼过程中需要使用 电极,工业硅生产企业通常使用碳素电极。工业硅属于资源性、高能耗、高污染行业,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能源成本占到总成本的 50%以上。

工业硅下游主要产品为有机硅、多晶硅、硅铝合金。光伏行业中,工业硅是制造多晶硅 等材料的主要原料。工业硅还是有机硅的最主要原料,用于生产硅烷、硅酮、硅油等产 品。工业硅作为添加剂,大量应用于铝合金中,提高铝金属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终 端应用领域有航空航天、汽车和机械制造等。


有机硅为工业硅下游最大消费市场。2020 年有机硅、硅铝合金和多晶硅占全球工业硅 下游消费占比分别为 41.8%、34.1%和 21.2%。

工业硅下游最大的消费占比为有机硅,主要通过硅石和一氯硅烷制备有机硅单体和中间 体,终端消费指向建筑行业和电子电器。

硅铝合金:铝合金铸造性能好,可铸出形状复杂的零件,密度比钢、铁小很多,在汽车等 交通工具及航空器上应用广泛。铝合金可根据加工方法分为铸造铝合金和变形铝合金。 硅铝合金属于铸造铝合金,通常硅含量为 4%~13%,铸造性能最佳,裂纹倾向性极小, 收缩率低,有很好的耐蚀性和气密性以及足够的力学性能和焊接性能,在用量上几乎占 铸造铝合金的 50%。铸造铝合金的主要终端应用为汽车领域,2019 年汽车占铸造铝合 金需求的 63%。


多晶硅:多晶硅可作拉制单晶硅的原料,是当代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信息处理、光电 转换等半导体器件的电子信息基础材料。此外,多晶硅应用于光伏产业链,是生产光伏 组件的关键材料。多晶硅用于铸锭或拉单晶硅棒,再切成硅片,进一步生产成晶硅电池。 单晶硅由于转换率优势、成本优势及发电优势,成为目前主流的光伏电池原料。

需求端:光伏有机硅双旺,驱动消费增长

全球工业硅需求存在波动。2016-2020 全球工业硅消费量由 314.0 万吨减少到 303.0 万 吨,2019 年和 2020 年工业硅表观消费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硅石供应不足,制约中国工 业硅生产,产量下滑带动。

有机硅:需求稳步增长,拉动工业硅需求消费增长。全球市场,有机硅下游主要用于建 筑和汽车,整体消费量维持稳定,同时随着有机硅下游应用领域逐步铺展开,有机硅需 求仍能维持 2%左右增速。


硅铝合金:铝合金需求与汽车产量有密切关系,2020 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全球汽车行 业疲软,产量为 7762.2 万辆,同比下降 15.4%。未来看,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全球 汽车需求有望恢复,硅铝合金需求随之回暖。

多晶硅:全球光伏产业发展,未来需求持续高速增长。2010-2021 年,全球光伏装机量 由 17.5GW 增加到 165.0GW,复合增速为 11.0%。光伏市场爆发式增长,2025 年预测 新增装机容量将达 507.0GW,新增装机将推动上游多晶硅的需求,从而带动工业硅的 需求增长。


国内:工业硅需求有望回升,有望迎接强劲增长势头

国内工业硅需求有望回升。2018 年前,国内工业硅消费量呈增长趋势,2019-2020 年 由于硅石资源限制,工业硅产量逐步减少,带动工业硅消费量减少。2021 年国内工业 硅表观消费量为 201.6 万吨,同比增速为 22.6%。未来,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下游有 机硅、多晶硅及硅铝合金的消费回暖,国内工业硅需求有望增加。

工业硅消费结构:国内多晶硅消费占比多于海外,消费占比逐年增长。有机硅、硅铝合 金和多晶硅占国内工业硅下游消费占比分别为 40.2%、27.4%和 29.8%。有机硅为工业 硅最大下游消费产品。相比海外市场,国内市场多晶硅占比较大,主要归因于国内光伏 市场的飞速增长。近年,受益于光伏市场的爆发增长,多晶硅在工业硅下游消费结构中 的比重越来越高,由 2014 年的 19%上升到 2020 年的 30%左右。


有机硅:新应用驱动,扩产周期启动。预计未来有机硅单体新增量较多,对工业硅需求 拉动较为明显。随着下游地产竣工数据保持较高增速,新应用不断扩产,有机硅需求保 持较高增速,上游工业硅需求将被明显拉动。

多晶硅:光伏市场高速发展,需求增量未来可期。受到碳中和政策影响,国内光伏新增 装机量保持高于全球的增速飞速增长,带动相关光伏组件需求量快速增长。同时,国内 是光伏组件主要生产国,2021 年中国组件产量占全球比例达到 82.0%。


硅铝合金:汽车行业复苏,硅铝合金放量。随着汽车消费需求逐步修复,2021 国内汽车 产量为 2652.8 万辆,同比增长 26.4%,汽车行业将迎来需求复苏。未来看,随着汽车 的轻量化发展,铝替代其他金属为大势所趋,硅铝合金需求有望放量,拉动工业硅需求 增长。

国内工业硅出口有望回暖。2019-2020 年因海外市场低迷,贸易战及疫情等影响,国内 工业硅出口量分别为 68.9 万吨、60.7 万吨,同比下降 13.9%和 11.9%。但随着海外汽 车市场的恢复和光伏行业的发展,国内出口有望回暖,2021 国内工业硅出口量为 77.8 万吨,同比增长 28.1%。

供给端:工业硅供给看中国,竞争格局有望改善

海外:产能增长缓慢,企业关停产能

全球产能增长缓慢,产量增量不及减量。2014-2021 年,全球工业硅产能增长缓慢,由 510 万吨/年增长到 623.0 万吨/年;产量增量不及减量,2020 年全球产量为 303.0 万吨, 同比减少 0.8%。


海外工业硅产能产量萎缩。近年海外供给减少,海外企业成本不具备优势逐渐退出市场, 2018 年海外工业硅龙头企业 Ferroglobe 关停产能 12.3 万吨/年。供给向中国转移,国 内工业硅生产企业受益。

中国:政策限制新增产能,竞争格局有望改善

中国为工业硅生产大国。2014-2020 年,中国工业硅产能占全球产能保持 70%以上,产 量占全球产量 65%以上。

国内工业硅行业新增产能较少,产量稳步增加。2017-2021 年,工业硅产能由 565.9 万 吨/年减少到 528.1 万吨/年,产量由 246.5 万吨增长到 278.3 万吨。近年,随着环保政 策的管控,工业硅行业的扩产受到限制,扩产步伐停滞,产能维持在 500 万吨/年左右。

工业硅生产能耗高,产能主要分布在新疆、云南和四川。工业硅行业在生产中对能源的 消耗较高,能源成本是产业布局的重要考虑因素,因此工业硅企业多集中于能源资源丰 富、价格较低的地区。新疆、云南和四川工业硅产能占全国产能比例为 32.5%、22.2% 和 17.0%。


能耗双控助力落后产能出清。工业硅属于高能耗、高污染行业,近年来国家政策淘汰落 后的矿热炉并要求企业安装脱硫脱硝装置,导致无法负担高额环保投入的中小型企业退 出市场。2017 年后新疆不再审批工业硅新增产能项目,行业准入门槛提高,工业硅行 业新增产能难度较大。未来看,为达到“碳中和碳减排”目标,国家政策趋向限制新增 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因此,自备电厂的煤电硅一体化企业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提升。

工业硅行业集中度有待提升,龙头企业扩产抢夺市场。国内工业硅行业生产企业众多, 集中度较低,2021 年 CR5 为 24.4%。龙头企业欲抢夺市场,合盛硅业云南昭通一期将 新增年产 40 万吨工业硅项目,东方希望将新增年产 20 万吨工业硅项目。未来,行业受 政策限制扩产困难,随着龙头企业产能的逐步落地,龙头企业市占率有望提升。政策推 动行业整合加码,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竞争格局将改善。(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价格:价格快速上涨,未来空间可期

工业硅缺口仍存,价格有望维持相对高位。整体看,随着碳中和政策出台后,国内多晶 硅需求有望保持较高增速,带动整体工业硅需求稳步上行。工业硅行业产能扩张集中在 2022 年,新增产能不能满足新增需求,行业供给仍受到电力限制,行业仍存在供给缺 口,后续工业硅价格仍有望维持相对较高位置。

工业硅价格有望延续高位运行。2021 年工业硅下游产品有机硅单体、多晶硅消费增加, 但供应增量目前仅有新疆复产产能而无新增产能投放,工业硅用电成本增加以及原材料 价格的上涨等因素将共同推动工业硅价格维持在高位运行。展望未来,2022 年合盛硅 业有望投产 40 万吨/年工业硅项目,短期缓解工业硅供不应求的局面,后续工业硅供给 仍较为紧张,工业硅价格有望维持高位。


合盛硅业:煤电硅一体化龙头,保障低成本扩张

工业硅、有机硅双料龙头,昭通基地助力腾飞

公司为工业硅、有机硅行业双料龙头。公司工业硅产能排名世界前列,产量连续 8 年排 名全国第一,2018-2020 年市占率保持 20%以上,为工业硅行业的龙头。公司有机硅单 体产能全国第一,2019 年鄯善 10 万吨硅氧烷项目投产后市占率达到 14.8%。国内工业 硅扩产受政策限制,公司仍有规划产能投放。未来,随着公司新项目陆续落地,公司有 机硅和工业硅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夯实龙头地位。

四大基地协同发展,成本优势难以复制。公司工业硅、有机硅原料生产主要集中在原材 料、能源等资源丰富,价格较低的新疆石河子、鄯善和四川泸州,具备明显成本优势。 2017 年后新疆不再审批工业硅新增产能项目,公司的成本优势难以被复制。公司业务 布局合理,四大基地协同发展,因地制宜构筑核心成本竞争优势。

公司开辟云南板块,昭通基地助力腾飞。公司与云南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协议,拟在云南 昭通建设水电硅循环经济项目。云南地区离上游原料及下游多晶硅企业较近;硅石矿产 资源丰富;水电发电量充足。


前向一体化:布局煤电硅联产,成本优势构筑护城河

自备原料石墨电极降低成本。公司石河子基地配有 3 万吨/年石墨电极产能,鄯善基地 配有 7.5 万吨/年石墨电极产能,自备工业硅石墨电极原料,保障成本优势。根据合盛硅 业年报,生产 1 吨工业硅需要 0.125 吨石墨电极原料,公司实现原料自给,无惧原料价 格波动,构筑核心成本优势。

自备电厂带来显著能源优势,新疆煤炭具有成本优势。新疆地区生产的煤炭受开采条件 较好、向内地运输不经济等因素影响,其本地的销售价格低于内地煤炭价格,公司通过 采购当地的煤炭用于自备电厂发电形成了较为明显的成本优势。

硅基产业链一体化带来协同效应。公司工业硅产品除了保障自用外还有外售。公司打造 起硅基产业链一体化,实现原料自给,降低了公司有机硅的生产成本。2020 年公司有 机硅直接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为 68.5%,煤电硅联产及核心产业一体化使得公司的 毛利率高于同业水平,公司的成本优势突出。由于政策控制工业硅行业扩产,公司硅基 产业链一体化优势难以被复制,有机硅成本优势构筑护城河。


后向一体化:延伸产业链,增强盈利空间

公司致力于延伸产业链,业务拓展至有机硅下游深加工产品。公司以工业硅业务起家, 向下游有机硅产业链延伸。2017-2020 年,公司工业硅自用比例逐年增加,由 18.5%增 长到 27.4%;有机硅中间体环体硅氧烷自用比例保持高位,在 85%左右。公司建立起 “工业硅-有机硅-有机硅深加工品”一体化产业链,无惧上游原料涨价及产能受限压力。


公司具备从上游发电厂、原料石墨电极到工业硅、有机硅单体再到有机硅深加工产品的 全流程硅产业链,拥有领先的盈利水平。未来公司还将在云南昭通建立水电硅一体化生 产基地,进一步发挥产业链优势和规模优势。在工业硅和有机硅行业供需结构改善之际, 市场份额向龙头集中,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硅生产商,将充分受益行业集聚和景气中枢 上移,坐稳行业龙头之位。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